
近年来,丰城市紧扣“两个健康”主题,以商会建设为抓手,开展品牌创建,创新服务模式,延伸服务触角,积极发挥基层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阵地作用。河洲街道商会、新生代企业家商会等先后荣获全国、全省“四好”商会称号。
增强政治引领,开创同商同心新平台。建立和完善县级领导联系行业商会、外埠商会以及统战联络员联系商会等制度,高标准建设商会,指导41家商会成立党支部,定期开展系列活动。实施民营经济人士“井冈红”理想信念教育,2023年以来开展党建、商会建设等培训班8期,培训商会会员800余人次,推荐5名商会会员担任丰城市政协委员。
加速建会步伐,拓展同商共议新阵地。聚焦“四好”商会标准,紧扣发展需要,搭建商会平台。目前已建立61个商会平台,实现市内33个乡镇(街道)和3个园区全覆盖,并建立6个综合及行业商会、19个外埠商会,积极筹建中山、长沙、成都、济南等地商会,不断延伸商会服务触角。积极推行带单模式,鼓励商会会员相互推送业务,相互交易、相互介绍客户,利润分成转赠商会,近年来共产生内部订单500余个,累计金额1300万余元。
强化要素保障,打造同商共行新舞台。常态化开展“剑邑商谈”“亲商早茶会”等,主要领导或县级领导牵头,召集商会会员企业、服务责任部门召开现场办公会50余次,强化各项要素保障。持续深化“一网通办”“最多跑一次”等政务服务改革,实现证件办理“只进一扇门”“办好所有事”。与建行、农行等多家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联合金融机构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,帮助商会企业解决近20亿元资金需求。
精准助企纾困,建设同商共创新家园。深入开展“入企走访连心”活动,组织全市非公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乡镇(街道)统战员开展入企(商会)服务。2023年共走访商会及会员企业1800余次,梳理和解决问题320余个,办结6起企业合规案件,受理各类诉求17件。同时,积极引导商会参与市委中心工作、招商引资、社会公益等活动。2023年通过商会“牵线搭桥”,丰城市实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7个,签约资金411.4亿元,商会开展志愿服务600余人次,捐资助学400余万元。